這一次 [北希樂活遊] 從產業經濟 看艋舺興衰和城市更迭,讓我們透過導覽老師活潑生動的解說,一起重回時光隧道,走過艋舺的前世與今生。
活動時間
2018/10/28(日)9:00 - 12:00活動地點
剝皮寮、艋舺龍山寺、艋舺隘門遺址、淡北育嬰堂碑剝皮寮:從清代保存至今的街道
剝皮寮奇特地名的由來,據傳與剝樹皮、剝獸皮有關,約在清代時期成形,約有200 多年歷史。此地不是一條街,而是由廣州街、康定路、昆明街圍繞而成的街廓,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、民初傳統居屋、日據時期市區改正的典雅立面,及光復後改建的面貌,有如艋舺歷史的縮影。
艋舺龍山寺:台北市市定古蹟,艋舺信仰中心,舊時艋舺藝術財富極致代表
龍山寺是艋舺地方第一大廟,也是台北市極負盛名的觀光熱點。建於清乾隆3年(1738年),艋舺人無論是祭祀祈福、議事、訴訟祈求神明公斷、甚至地方械鬥,都以此作為主要集會點。挾著昔日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的繁榮氣勢,270 多年間,「台北第一名剎」人氣香火未曾稍減。從歷史文化看,龍山寺坐落於台北市最早的聚落中,悠遠歷史猶如台北城發展的縮影;從建築看,龍山寺坐北朝南,面呈回字形,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的宮殿式建築,施工嚴謹,雕刻考究,廟貌豪華瑰麗,為台北之冠。
艋舺隘門遺址:看富有的艋舺如何防盜匪
電影《艋舺》當中有不少糾眾追打的畫面,眼尖觀眾可能注意到了,一座不顯眼的小隘門,在械鬥場面中格外醒目。早期艋舺為保障居民安全設置隘門,一發生械鬥或有外來盜匪入侵,只要把門關起來就能立即防禦。
淡北育嬰堂碑:台北仁濟醫院的前身,是100多年前北台最早的公益事業
台灣早期重男輕女,常有女嬰被溺死或丟棄,板橋林家第四代族長林維源在1866年創立了保嬰局,搶救撫養被棄女嬰;1870 年,淡水同知陳培桂擴大救助對象改為育嬰堂,並設回春院、養濟院、同善堂,日據時期合併為救濟收容棄嬰、廢疾、傷病老衰的台北仁濟院,類似今日的孤兒院、養老院,是當時頗具規模的社會福利機構,即台北仁濟院的前身。
導覽路線
艋舺龍山寺→剝皮寮→艋舺隘門遺址→淡北育嬰堂碑導覽老師
林志峰老師- 大龍峒保安宮文史工作會會長
- 三重社區大學地方文史課程講師
-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
活動費用
- 會員價:250元*
- 非會員:350元*
報名方式
【報名方式】網路報名,匯款或ATM轉帳繳費【報名網址】https://goo.gl/BN8YWG
【繳費方式】限匯款或ATM轉帳,請於報名表註明繳費時間及帳號後四碼
- 銀行:008華南銀行台北南門分行
- 帳號:117-10-018551-5
- 戶名:台北市希望園區生命教育協會
注意事項
- 為確保活動最佳品質,參與總人數上限為30人。
- 完成報名手續系統將自動通知報名成功;若未收到通知,請來電確認以避免疏漏。
- 請穿著輕便好走的鞋子,如休閒鞋、運動鞋等。
- 報名後若非不可抗力因素,因個人因素取消報名,將酌收行政手續費100元。
- 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及講師變更權利;若因天候因素,主辦單位保留延期權利。
主辦單位
台北市希望園區生命教育協會連絡窗口
林月清組長0912-035-776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